跑步是人们最喜欢的锻炼方式之一,这主要归功于跑步对于场地、装备、技术等要求相对较低,但其中不包括跑鞋,一双好的跑步鞋是保证跑步顺利进行的基础。那么,跑鞋分为哪几种类型呢?我们应该怎么样选购适合自己的跑鞋?在这篇专题,小编将和您分享不同功能跑鞋选购全攻略。
跑步鞋的分类
按功能慢跑鞋、竞赛鞋、训练鞋、非专业跑鞋、概念鞋
按配置顶级跑鞋、次顶级跑鞋、基础跑鞋
按鞋型缓冲/减震、稳定/支撑、控制、恢复、极简跑鞋
跑步鞋选购攻略
如何买到适合自己的跑步鞋?要想买到一款理想的跑鞋,首先一定要对自己的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们一般从足弓来了解自己的脚型。观察自己脚底的形态就能清楚了解自己属于什么足型,这是选鞋首先需要做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了解自己的足弓属于什么类型其实很简单,最快速、最简单的“湿脚测试”法。
测试方法:往空盘中倒入少量的水→把脚放入盘中,浸湿脚底→将浸湿的脚掌踩到一张空白厚纸上→将脚拿开,开始观察
正常足弓
如果你在脚印中部看到一半的足弓,那意味着你的脚型是正常型的。这种脚型的跑者通常落地时向内滚动缓冲不够,所以对冲击力的吸收减缓不明显。
你的脚几乎可以穿任何码数合适的跑鞋,稳定系鞋子对你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能给你足弓中部提供足够的支撑。
低足弓(扁平足)
如果在纸上看到完整的脚印,饱满清晰,说明你属于低足弓。这类跑者脚跟外侧着地,形成过度内翻,容易增大关节过度损伤或疼痛的风险。
你需要选一双稳定系的跑鞋,且有双密度的夹层鞋底,能给你更好地支撑效果,适合轻微的内翻跑者。
高足弓
如果脚印外侧狭窄,几乎中断,且足弓内部空间很大,那可以肯定你属于高足弓。在跑步过程中脚落地向内缓冲不够,对落地冲击力的吸收不够,长期以往对膝盖的伤害很大。
建议选择中性缓冲鞋,因为他们需要软底增强旋前肌吸收落地的冲击力,建议选择减震垫较厚的鞋。
买跑鞋的5个常见误区
如果你是新手,那么下面这5个老司机总结出来的经验你就一定要看,否则很有可能买不到适合自己的鞋子。
看样式买鞋一些跑者太追求时尚,选择跑鞋时也不例外,希望大家不要抱有这样的思想误区。有时候,当你看到一双非常酷炫的鞋,但几个月后或许你将发出类似“这双鞋穿得很不舒服,导致我的脚受伤。”这样的抱怨。当你买鞋时,请从舒适感以及功能性来考虑,而不是时尚。
不问就买当你准备付钱时,别忘了询问是否有折扣。大部分大品牌专卖店都会给会员10%-20%不等的优惠。
宁小勿大如果鞋子过度紧绷,将引发水泡或黑指甲这样的情况。通常女性喜欢买鞋时选择非常紧的尺码,因为她们对于鞋子的尺码非常敏感,在别人面前会因为自己鞋子看上去太大而感到害羞。小编想说合适的鞋子必须在前脚掌留出足够的空间,差不多1.2厘米左右。
时间错误很多时候,人们早晨来到商店,对着店员说:我要这双鞋。随后第二天返回商店说:“昨天下午5点我穿上鞋,发现尺码太小了。”早晨你的脚开始轻微膨胀,时间持续到下午4点,那时脚的大小早已和早晨不一样。所以建议选择晚上去买鞋。
主观假想尺码这个问题很多人跑友都会犯,例如主观认为萨罗蒙穿8号,换成沙乐华也是8号。事实上,虽然都是跑步鞋,但不同品牌不同款式,尺码都会不同,包括不同脚型不同鞋帮都将影响鞋子的尺码。当你买鞋时,不要偷懒,亲自试穿每一双鞋,因为穿在脚上的感觉是不会骗人的,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