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首页 > 临时临时 > 艺术

要拿这个称号,还得靠硬实力

摘要:南京素有“天下文枢”的美誉。 中国第一所最高学府、四大文庙之一的夫子庙就在南京。 南朝宋代,在今天的南京北极阁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馆”。

南京素有“天下文枢”的美誉。

中国第一所最高学府、四大文庙之一的夫子庙就在南京。

南朝宋代,在今天的南京北极阁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馆”。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章学论著《文心雕龙》、最早的诗文选集《文选》皆诞生于此。

一座金陵城,半部文学史。

2019年,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文学之都”的荣誉称号。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南京大学文学院莫砺锋教授,一同探寻南京与唐诗的渊源。

本期嘉宾:莫砺锋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学术兼职有全国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江苏省社科名家,“书香江苏”形象大使。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诗歌唐朝》、《白居易》等专题。著有《莫砺锋文集》十卷。

· 内容速览 ·

南京为什么能成为文学之都,我认为要从“六朝古都”这个名称谈起。

六朝,就是南京最早成为首都的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三国时期,全国还未统一,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东吴占其一。

当时,从政权的强大、文化的正统等方面来看,魏更占主导地位,但是在文学方面,东吴绝对是不遑多让。

举个例子,东吴被灭以后,东吴的著名文人陆机和陆云去了统一后的首都洛阳,很快就因文采而名声大振。当时洛阳的文坛领袖张华甚至说了这样一句话:“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就是说,我们把东吴给灭了,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这两个人才。

陆机、陆云两兄弟,尤其是长兄陆机,确实主导了整个西晋文坛。在萧统所编的文学总集《昭明文选》里,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就是陆机。到了初唐时期,国家主编了史书《晋书》,其中的《陆机传》由唐太宗亲自写论,文学史地位评价非常高。所以,虽然东吴不是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但是文学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京夫子庙 图源视觉中国

西晋统一40多年后天下大乱,西晋政权很快土崩瓦解,然后就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人口南移。

北方大乱,西晋的贵族、士大夫纷纷渡江南下,所以这场人口南移在历史上又被称作“衣冠南渡”。西晋有文化的阶层来到南方,建立了以南京为都城的东晋。这样一来,文化中心、文学中心就统统从北方洛阳转移到了南京。

东晋建立以来,经过100多年的休养生息,之后改朝换代,建立了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时间都比较短,中间也有一些小的战乱,南京的文学、文化就这么一路发展下来,并且建设得很好。

宋文帝时代,南京成立了文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和史学馆,这四个馆是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在这以前,从来没有过国家级的学术研究机构。而在其中排第一的就是文学馆,这说明,当时国家对于文学、对于南京这座城市在全国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是有官方认定的,所以南京理所当然地成了全国文化建设、文学写作的中心。

当时,南北朝对峙,南方在政治、军事上稍弱于北方,但唯独文化远远强过北方。

梁代,梁武帝萧衍在南京城里建设礼乐文化,因为从孔子的时代开始,礼和乐就是我们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

当时北方的实际统治者高欢听说梁武帝在南京治理卓越,很害怕、很担心。为什么呢?因为北朝的士大夫,那些朝廷里的文官,都很仰慕南朝的文化建设,听说梁武帝在南方建设礼乐文化之后,都仰望南方,认为那边是正朔之所在,北方只是暂时的。

所以,奠定南京作为全国首都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军事也不是政治,而是文化。

这样一来,南朝文学在客观上就成为全国文学写作的最高峰地带,当时代表中国古代文学制高点的那些作家和作品都在这里产生,甚至可以说,主要诞生在南京这座城市里。因此称南京是文学之都,就历史渊源来讲,绝对当之无愧。

南京北极阁公园冬日雪景 图源视觉中国

说到南朝的文学成果,我们可以举两部书作为证明。

第一部是公元501-502年刘勰创作的《文心雕龙》,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

这本书篇幅不长,4万多字,共50篇,25篇谈文体,25篇谈创作,对中国文学自先秦以来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总结。直到现在,《文心雕龙》还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对象,学术界甚至有一个圈子叫“龙学”,就是专门研究它的。至今还没有第二本书可以超过它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第二部是梁朝太子萧统编的《文选》。萧统后来被称为昭明太子,所以《文选》还有个名称叫做《昭明文选》。它是一部文学总集,选录了自先秦到南朝梁代之间历朝历代的文学精品。

除了选录之外,《文选》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把文学独立出来。

在过去,古人对文学的独立价值没有清楚的认识,把文学和史学、经学混在一起。而《文选》的序言里写明,这不是经,也不是史,而是一个有独特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那就是文学。所以这部书成为南朝以后所有读书人的必读书。

李白杜甫读什么书?他们的文学知识从哪里来?从《文选》里来。

杜甫诗里有两句,一句叫“熟精文选理”,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很熟悉《文选》中的道理,要精通文理、文脉。还有一句“续儿诵文选”,杜甫教他的孩子背诵《文选》里的作品,他们背不下去时,杜甫就在旁边提醒他们下一句是什么,可见杜甫对《文选》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学院派”的杜甫是这样,那天才李白又是如何呢?

有文献记载,李白开始诗文创作前曾经三拟《文选》,也就是说,他曾三次摹拟《文选》里的作品。《文选》里有一篇赋,他也照着写一篇,《文选》中有什么诗,他也照着写一首,以此作为文学的基本训练。

《文心雕龙》和《文选》,一部理论著作,一部作品集,这两部书奠定了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至高无上的文学经典地位。诞生了《文心雕龙》与《文选》的南京,就是毫无疑问的文学之都。

雪夜秦淮 图源视觉中国

下期预告

为什么说南京对唐诗的繁荣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写诗不讲平仄,会写成什么样?

下一期“文学客厅”,继续听莫砺锋教授讲述南京与文学、与唐诗的故事。

互动有奖

你最喜欢的唐诗是哪一首?

请留言与我们分享!

我们会选取一名读者送出莫砺锋教授签名的《莫砺锋讲唐诗课》,快来参与吧!

424 0 0 0
网站提醒和声明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包括内容、图片及视频)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用户发布,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我们不确定用户是否享有完全著作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item.reply}}
{{item.create_at}} 删除
相关推荐
发布信息
热门
可能感兴趣的人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