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之声记者 曲桐瑶、吕薇、吴迪、蔡吉康
大时代好日子 · 非凡“浙”十年
浙江奋力打造“重要窗口”,
做好“大时代”的“弄潮儿”。
浙江之声融媒特别策划
《大时代好日子·非凡“浙”十年》,
透视历史的时代切片,
记录下浙江群众的美好生活。
在桐乡乌镇,80后创客沈曙峰有一个蚕桑文化传承梦。他将小小的蚕茧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成功“破圈”,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乌镇南栅景区,沈曙峰的茧艺工作室就隐藏在小桥流水旁。可爱的胸针、绚烂的花束、十二生肖音乐盒,引来不少游客购买。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艺术品是用蚕茧制作而成的。沈曙峰说,从一颗颗素色蚕茧,到逼真梦幻的花朵,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今年35岁的沈曙峰是桐乡人,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做了10多年的艺术设计工作,但在内心深处始终深埋着一颗创业的种子。2019年,他回到家乡,和朋友创办了“择茧织梦”工作室。沈曙峰说,受父辈们的影响,他对蚕桑文化情有独钟,通过艺术加工,能让蚕茧有全新的“生命”。
“一个蚕茧几分钱,通过手工加工做成工艺品,可能卖到几十块钱,上百的价格,提高附加值,浙江文化是比较丰厚的。”
创业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2020年工作室刚开不久,合作的伙伴熬不住离开了。但沈曙峰没有气馁,专心打磨作品。没有客流,他就背起行囊,拎着小推车,辗转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摆摊,去参加各类比赛,让更多人了解蚕茧工艺品。
“到景区去代销,我也放在网上卖的。我自己开了一个文创店,现在也变成一个网红店了。做一些公益课、体验课,收入很稳定的,每个月也有四五万的毛利。”
沈曙峰说,如今生意有了起色,也更加坚定了留在家乡创业的信心。“传统文化还是要去更加年轻化的,运用起来,活起来,这样更有市场。目标的话,要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进来,把所有产品创新整合。做成浙江省的一个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