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老师
嗨,大家好,我是小庄老师。从这周开始,我们的易经专栏正式上线啦!
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有关易经的文章,每天主题都不同,它们是:
周一:说古谈今品易经(通过古今经典案例、逸闻趣事,解构易经)
周二:五花八门玩易经(主要展现易经思维训练营学员的丰富活动)
周三:七嘴八舌谈易经(展现易经思维训练营学员的学习感悟体会)
周四:柴米油盐论易经(结合日常生活案例,用易经思维提供指引)
周五:温故知新悟易经(讲授有关易经的一切知识,多角度了解易经)
希望大家能够一起走进易经,学习易经,提升自己,受益终身。
正文
谦虚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大家都不陌生。尚书有云“谦受益,满招损”,易经中专门有一卦叫谦卦,它是这样的:
谦卦:谦,亨,君子有终。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
谦卦是易经中唯一六爻全吉的卦象,六爻中每一爻都代表一种谦虚的境界。
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第一层境界:
01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这一爻主要说的是要有谦虚的态度。
人在初入世时,容易锋芒毕露,不知深浅。倘以谦卑之道克己自制,收敛心性,前途便可顺利吉祥。
但对于一些有才能的人,往往会恃才傲物,娇气纵容,以致引祸上身。历史上曹操杀杨修便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杨修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富有才学。在曹操帐下任主簿,曾屡次猜中曹操心思。
征讨刘备时,因为曹操口中念叨鸡肋...鸡肋二字,便对底下人说丞相不久要退兵。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凡罪犯收杀。
虽然历史学家对于杨修之死,都认为其死于政治利害关系。比如参与了夺嫡之争,以及家族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有冲突。
但不可否认的是,杨修确是自恃其才,口无遮拦,不懂谨言慎行,所以最后才因言获罪。
少数人能做到第二层境界:
02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这一爻可以说谦虚到了一种内修外赞的境界。
此刻谦虚不是一时的暂避锋芒,姿态形式。
它真正成了你内心坚守的品质,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扬。一言一行自然流露,毫不做作。
现代的大学者钱钟书可谓是做到此一境界的代表。
钱钟书先生是公认的学者大家,他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但年轻时曾经甚为狂傲,他曾说清华没有能教他的老师。
而到了晚年则闭门不出,俯身埋在书堆里,一门心思搞学问。他的作品《围城》被评论家誉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尤其当改编成电视剧后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好多电视台记者都想见一见这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但他闭门谢客,拒绝一切采访。他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还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极少数人能做到第三层境界:
03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劳既是功劳的劳,也是劳碌的劳。事功曰劳,用力者劳,劳也作勤解。劳谦是指有功劳者还能谦,不居功自傲。
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有功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自以为德,这是品质极其忠厚的表现。
《尚书》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功。”所以这种君子可以克终而吉,为万民所悦服。
历史上能做到此境界的少之又少,唐代四朝元老郭子仪算是其中一位,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进犯,两次收复长安,一生大仗小仗无数。
即便遭谗言,祖坟被挖。他却这样回复皇上:“臣领兵在外,管教不严,不免有些官兵也挖掘了别人的坟墓。今天这事儿轮到我头上,是老天爷的惩罚,跟别人没有关系。”
郭子仪虽有再造大唐之功,也曾几起几落,屡屡遭贬,但最终能善始善终,而且福寿双全,儿孙满堂。他的一生真可谓劳而谦,为后辈楷模。
《旧唐书》中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前面这三爻是为谦卦的上卦,针对的是芸芸大众,如何以谦道立身安命。谦卦的下卦则是告诉我们作为领导应该如何恪守谦虚之道。
六四,无不利,撝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六四这个位置,上承六五之君,下乘九三劳谦之臣。
在此位者,奉上待下,不敢自安,宜发挥谦德,固守谦道,方能上下皆顺,无可违则。
历史上做到此境界者,当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能耐很大,帮刘备成为三国鼎立势力之一。但奈何刘备的儿子是个废柴,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语叫:“扶不起的阿斗”面对这样一位主子,诸葛亮怎么做的呢?
先帝托孤时,刘备曾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诸葛亮不仅流着泪表了忠心,后来还上书出师表。这下子全天下人都知道了诸葛亮的忠心不二,出师表也成了千古名篇。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成名八阵图。这样一位忠智之臣,可以说把撝谦之道发挥到了极致。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六五阴柔得中,尊居君位,柔和谦逊,能谦以待下,有天下而不单独据有,与其左右公侯大臣共享。
此爻可对应的历史人物,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他的年号贞观也取自易经:《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他在位期间,常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
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上六的情况似乎与六五有相似之处。从卦象看,上六虽然谦极有闻,但是质柔而无位,才力不足,所以不可能有大作为。
想以谦道安定天下之志,毕竟无法实现,所以便可兴兵征讨,以行谦道。
谦卦六爻都是吉利之词,是易经中罕有的全部是吉利之词的一卦,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足以说明谦道之效果。
《易经》十分重视谦道,充分肯定了它在缓和一般矛盾、融洽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谦卦的前三爻中。
同时强调谦道并不是万能的,谦让过度并不可取,尤其不能解决对抗性矛盾。必要时应辅之以强硬手段,或代之以武力斗争,这主要体现在谦卦后三爻中。
所以你看,中国人的谦虚一点儿都不简单。
有利有节,有张有弛。有修养,有权术。既可独善其身,又能经世治国。
每个人都应该学学易经中的谦虚之道,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游刃有余,无往不利。
本期有奖话题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一定存在谦虚或者不谦虚的情况。
现今社会,到底哪种现象更多一点呢?例举你生活中看到的那些谦虚或不谦虚的现象,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将从中抽取一位幸运粉丝,赠送曾仕强教授所著《易经的奥秘》图书一本。
扫码领课一起学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