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绝缘的,举例来说,我们总不希望开开心心买了变压器回家,一插电结果就爆炸或烧掉吧。所以通俗来讲,绝缘材料就是要防止变压器短路和触电!
3M的绝缘材料除了符合UL规范及RoHS之外,也绝不会使用和规格书不同的材料,更不会发生样品和量产品不同的情况。
绝缘材料
1. 胶带类 :
大部分情况下,不论内包、外包、封边、挡墙等地方,大多会使用胶带,而最常使用的有下面几种:
PET绝缘胶带:是以PET为基材的绝缘胶带,有多种颜色,耐高温,有阻燃型/非阻燃型,耐电压5kV,适用于UL Class b等级使用。这个等级内有非常多种胶带可以选择,例如3M就有1350F-1系列、1388Y-1、1318-1、1351-1、1350T-3、56、57、44系列等。
PET绝缘胶带
PI胶带:PI胶带又称为Kapton胶带,呈现咖啡色半透明状,具有耐高温180°C以上、耐电压5kV、阻燃性等特性,是制作UL Class F and Class H等级变压器的理想材料。例如3M就有92、1205、1218、PIA220系列等。
PI胶带
环氧树脂薄膜胶带:这可以说是3M的独家产品,具有坚韧、冲型性好、耐焊接、耐穿刺、抗溶剂、抗翘边、电气特性佳等优点,用于线圈封包、固定,线束外套、捆绑,并用作线芯外层及线间绝缘。例如3M就有Super 10、Super 20、1系列等。
环氧树脂薄膜胶带
铜箔:铜箔主要用于电磁屏蔽及抗静电。例如在电路板上,变压器若不想被外部磁力干扰,一般就会选用铜箔胶带作为屏蔽材料。有时也会用于音响专用的电源或输出变压器上,音响玩家对音质上要求非常高,使用铜箔可以屏蔽机箱内多余的电磁波,防止干扰变压器。铜箔胶带分为单面覆胶和双面覆胶( 1182 )。单面覆胶的铜箔胶带又分为单导铜箔胶带( 1194 )和双导铜箔胶带( 1181 ),单导铜箔胶带指覆胶面不导电,只有另外一面铜导电,故称单导( 1194 )。双导铜箔胶带是指覆胶面导电,而且另一面铜本身也导电,故称双导( 1181 )。
铜箔
2. 绝缘纸 :
在某些场合下,胶带类的材料比较容易被刺穿,这时候就要使用绝缘纸的材料来增加厚度防止刺穿。
TufQUIN/CeQUIN:这是3M所生产的一种耐高温、耐电压、阻燃的绝缘材料,外观为米色并带有纹路的绝缘纸(严格来说它并不是纸,但看起来很像),并通过耐温UL Class H(180°C)/N(200°C)/R(220°C),是变压器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TufQUIN/CeQUIN绝缘纸
3. 灌胶类
变压器灌注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绝缘,再加上胶固化之后具有硬度,可保护变压器的线圈和芯芯等部位不受外部潮湿及碰撞影响。这边说的胶,就是指环氧树脂( Epoxy ),但绝不是各位在五金行大卖场买到的那种小管状的AB胶,而是专用于电子材料及变压器绝缘及耐高温等特殊要求的环氧树脂,除了上述优点,还要兼顾施工容易,固化后收缩率等问题,所以胶的选择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3M的环氧树脂,通过UL产品认证,绝缘等级为UL Class b,对产品的保护安全可靠。
变压器灌注胶
绝缘胶带在变压器里的功能
1、作为层间绕组之间的绝缘
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压降较大,耐压等级要求较高(一般初级电压为220V ),所以初次级之间至少要求用二层胶带绝缘,第三层主要起到加强绝缘的作用;次级绕组之间或者初级绕组之间,一般用一层胶带隔离绝缘即可。
2、固定磁芯或引线
由于胶带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粘性,同时具有绝缘性能,所以常常用来固定磁芯,以简化操作工艺。
3、安规需求
隔离绝缘胶带,就是专门用来满足变压器的两侧安全距离的,安规要求不同则采用的隔离胶带的宽度也不一样,注意隔离胶带不建议当作层间绝缘来用;但是,层间绝缘胶带有时可以当作隔离胶带使用。
3M提供符合UL510耐燃测试含阻燃剂的绝缘胶带供变压器厂商选择,一为含卤阻燃绝缘胶带,一为磷系阻燃绝缘胶带。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大多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到阻燃目的。
1、 覆盖作用
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隔绝氧气,具有隔热、隔氧、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如有机磷类阻燃剂受热时能产生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碳化层。碳化层的形成一方面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分解,另一方面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生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
2、 抑制链反应
根据燃烧的链反应理论,维持燃烧所需的是自由基。阻燃剂可作用于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如含卤阻燃剂,它的蒸发温度和聚合物分解温度相同或相近,当聚合物受热分解时,阻燃剂也同时挥发出来。此时含卤阻燃剂与热分解产物同时处于气相燃烧区,卤素就能够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