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苗族独木龙舟节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宋梦圆 上传提供 2023-06-19 03:25:44 评论 发布 版权声明 389
摘要:历史记载 据民国《施秉县志》记载:“船用长木制成,首尾具备,施以彩色,荡漾波心蜿蜒有势,颇足观赏”。清光绪《苗疆闻见录稿》曰:“其舟以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清乾隆《镇远府志》

历史记载
据民国《施秉县志》记载:“船用长木制成,首尾具备,施以彩色,荡漾波心蜿蜒有势,颇足观赏”。清光绪《苗疆闻见录稿》曰:“其舟以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清乾隆《镇远府志》记载:“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龙舟戏,形状诡异,以大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十人。”

竞渡起源
独木舟的传说也与众不同。中国绝大部份汉族地方的龙舟竞渡是纪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说是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或纪念伍子胥与曹娥;云南和福建的龙舟竞渡是纪念当地的英雄;傣族是为了纪念本族的古代英雄。苗族的独木龙舟赛,却来源于一段远古的神话传说。从政协台江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所编的《台江县文史资料辑》看,相传清水江有个老渔夫的独生子被恶龙咬死。老渔夫杀死了恶龙,各村寨的苗民还割开龙肉吃着津津有味。随后天地昏暗,恶龙向苗民报梦,要求村民以划龙舟方式祭祀它,相传至今。这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不畏强暴、不惧鬼神、与自然顽强抗争的人文精神。

对人类学研究而言,独木龙舟最宝贵之处是保存了相当浓郁而完整的传统轨仪。从制作龙舟起,一直到每年的龙舟下水、出发比赛前及赛后吃龙肉,都有一系列祭祀性巫术活动;龙舟棚的位置旁边,常见到小小的土地庙;颇为独特的还有划着龙舟到各村寨通知亲戚们送来鸭鹅猪牛的“接龙”仪式:比赛前一艘艘的龙舟在鞭炮声中划到沿途岸边码头,接受本艘龙舟所代表的姓氏或村寨联姻的亲家来人的送礼和敬酒。这时,健儿们会表演花式划船,并对岸上围观的群众向上撩拨的挑水花,刹时珠帘翻卷,休闲娱乐味道十足。

黔东南苗族独木龙舟具有与现代体育活动类似的运动竞技形式,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民族体育。然而,它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身体活动、是否具有体育的目的和功效、它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应该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黔东南苗族独木龙舟在古代典籍中屡有记载,半个世纪以前就被国外影视机构拍摄,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章成百上千,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却凤毛麟角。我们认为,独木龙舟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非常典型的例证,通过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可以开拓一个崭新的空间。

规则
由男人们把龙舟抬到水中,比赛当天,吃过中饭后,参加比赛的男人们清一色穿着家织的深紫色的亮布衣和蓝色布裤,腰扎一条织镶着银泡的腰带,头戴黄色的插着三根银片的马尾斗笠,每条龙舟载三、四十人,母舟前方坐有四个人:第一个坐在龙舟与龙头连接处,背朝前方,负责呐喊助威和靠岸撑船;第二个人是中年老人,背朝前方,负责鸣放铳炮,制造声势;第三个人是寨中德高望重的寨老,也就是鼓主,背朝前方,身穿白色长袍,外套一件黑色马夹,头戴一顶大宽边帽,负责敲鼓。

第四个是一个男扮女装的10多岁的小孩坐着负责敲锣,在男孩的是面还有一个小龙头,捆绑一把黑伞为其遮荫,其余的水手分成两排站立在两只子舟上,在水手中间放有一桶糯米饭,饭上供有一只煮熟的鹅,有三位老人站在母舟的尾部,负责掌握龙舟的方向。

龙舟结构
龙舟古朴硕大,别具一格,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间一根独木为母舟,直径约70厘米,长约24米,两边各置一根直径约50厘米,长约17米的子舟,平时舟身被放置在村口专门搭建的亭子里,龙头则放在村里推选出的鼓主家,农历5月20日至23日期间巫师会按传统做法“起龙”,之后用竹篾将子舟和母舟并列扎成一排,装上精雕细刻的五彩龙头。

分布区域
独木龙舟制作技艺,苗语称为“掩星翁”或“掩星勇”,“掩”苗族称为“做”或制作,“星”即船之意,“翁”称之为“龙”,直译“做”船或“制作船龙”,意译为“做龙船”或“制作龙船”。主要分布于施秉县南部的清水江沿岸的苗族村寨(俗称河边苗),是清水江苗族最有代表性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其制作在境内平寨的把旺寨、竹子寨、寨胆、铜鼓村的鼓铜;江西街村的大冲;平地营村的平地营;冰洞村的冰洞、八梗;六合村的上、中、下寨。以及台江县施洞沿江一带。是目前清水江苗族一年一度独木龙舟祭礼求雨最重要的硬件设施。

仪式
龙舟出发前,各寨在龙舟附近的河滩上放一张四方桌,桌上有一升米,米上点有三柱香,放十二元钱,巫师手提一只公鸡站在桌边念巫词,招集山神、树神、祖宗前来保佑龙舟平安比寨,平安回归。之后巫师用茅草沾河水洒向龙舟并一刀把鸡杀死,比赛结束后,巫师又用同样的方法欢送山神、树神、祖宗。

竟渡时,锣鼓喧天,舟上的人随着划水的节奏齐声大喊“嗨!嗨!”。岸上的亲友也跟着龙舟奔跑并高声叫喊,气势磅礴,扣人心弦,龙舟节被推向高潮。

比赛结束后,龙舟靠岸亲友们燃放鞭炮,把馈赠的鸭鹅挂满龙颈,大家开始分享随龙舟带来的糯米饭、肉和酒,一直欢度到黄昏才唱着歌各自划船回家。

独特之处
独木龙舟原始古朴,有许多非同一般之处。

 外形特殊
首先是龙舟的制造外形特殊。苗族独木龙舟只用3根巨大杉木抠槽掏空制成,准确说最原始的应该是用3根独木捆绑而成。中间的一根称为母舟,长达20余米,两边的两根叫子舟,长度在15米左右,平时分开搁置,竞渡前众人抬下水后,用麻绳或竹蔑将两只子舟捆绑在母舟两旁。龙头用柳树精心雕琢而成,高大且色彩斑烂,有龙眼、耳、鼻、舌、齿,嘴含珠,腮挂须。龙颈背部刻有鳞,装饰着红、黄、绿、白、青等多色彩绘。龙角是一对弯弯的大水牛角,典型的稻耕文化的产物,左右角上分别写有“国泰民安”和“丰调雨顺”。独木龙舟的奇特还在于,有漂亮的龙头,但没有龙尾。

 划龙舟的方法
也与众不同。黔东南苗族独木龙舟参赛者站着俯身划。独木龙舟的舟身最宽处不足1.5米,却能承载40余人。比赛时,参赛者穿戴着鲜明亮丽的民族服饰站在两边的子舟上划,并敲锣、打鼓、鸣炮,以壮声威。在参赛途中,过激流险滩时需要用铁皮包头的长桡片戳底前行,像用蒿撑船般奋进。

清水江苗族是在每年农历5月23至27日举行独木龙舟竞渡,几乎是紧接着汉族端午节之后但又有明显。最特殊的习俗,是节日最终以各村寨宗族相聚“吃龙肉”而告结束。

文化
独木龙舟是苗族文化的骄傲,无论是两排人站立划桡的姿势和装束,还是采木凿舟,下水到竟渡,其相关的仪规、禁忌和传说,无不体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气息。是中华大地绝无仅有的。

在中国贵州黔东南苗岭深处的崇山峻岭中,蜿蜒流淌着一条美丽的清水江,它流经贵州的麻江、凯里、黄平、台江、施秉、剑河、锦屏、天柱等县后汇入湖南沅江。独木龙舟竞渡,就是这条江上的古老竞技活动。清水江是贵州省第二大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相关的还有一条它的支流巴拉河,起源于黔东南雷山县,于台江县巴拉河村融入清水江。

苗族人口近千万,近半数居住在贵州,其余约三成生活于湖南和云南,亦有少部份分布于重庆、广西、湖北、四川及海南等地。此外在泰国、老挝、越南等国也有分布。然而,独木龙舟这项举世罕见的传统竞技活动,开展范围仅存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和施秉县交界的清水江以及与其支流巴拉河交界处,活动人群仅限于苗族的一个支系。

独木龙舟文化融合了苗族的竞技文化、祭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和饮食文化,这项举世无双的古老文化习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站提醒和声明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包括内容、图片及视频)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用户发布,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我们不确定用户是否享有完全著作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item.reply}}
{{item.create_at}} 删除
相关推荐
发布信息
热门
可能感兴趣的人
宋梦圆
宋梦圆
粉丝数:0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