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发源于海拔2141.5米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是以流域孕育的独特绝世而又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观——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拥有丰富的自然山水景观,主要景点概括为一江、两洞、三山。桂林漓江景区是世界上规模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是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千奇峰间,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绝,又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漓江水一年四季晶莹透亮,清澈见底,两岸山峰奇异峻美,且景致随着季节、昼夜、早晚、晴雨的不同而变化,四季有景,时时皆景,景景不同。
漓江风景区介绍
漓江,古名癸水,发源于海拔2141.5米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漓江景区起于距桂林市区不到30公里的磨盘山客运港(竹江客运港),止于阳朔县域的龙头山码头(水东门码头),全程63公里航程。景区青峰夹岸,绿水萦洄,峡谷峭壁,悬泉飞瀑,绿洲险滩,奇洞美石,景致万千,沿江分布着几十处著名的景点,每一处景点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历史文化
如果说每一代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与创造者,那么漓江的历史已被人类无数次创造和传承,从距今约一万年前的甑皮岩人到的如今21世纪,漓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在不断变化,一条漓江,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一座城市,焕发着时代的春光。
诗词
漓江流域的诗歌创作历史久远,数量众多。今散见于史籍及漓江流域诸山石刻中的古代诗词多达5000余首,以唐、宋、明、清为最多。其中赞咏桂林山水的诗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最具特色。
漓江民歌
漓江两岸的民歌源远流长,可分为劳动歌、礼仪歌、祭祀歌和宗教性的民歌等。它们分别是与劳动相联系的“笛篙歌”、“山歌”;与民俗相联系的“龙船歌”、“贺郎歌”、“孝歌”等;民间小调有“石榴花凋”、“十月飘”、“苦零零”、“十指尖尖”等。
漓江傩艺
在漓江两岸的民间,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傩艺和民歌。乡间俗称“跳神”,源于古代的傩祭,傩艺活动与还大愿、庆中秋盛会等民俗活动中的请神、敬神、贺神等祭祀内容有关。傩艺活动,一般举行三天三夜。在还大愿民俗活动中,要把36神72相一一跳遍。
景区交通
1、磨盘山码头:
磨盘山码头没有公交车,只能打出租或自驾前往,行程约60公里。
2、竹江码头:
竹江码头位于桂林市东南面,距桂林市区约32KM,沿着国家一级公路——桂磨公路,行车约45分钟,即可到达。
3、出租车:
市内至码头出租车打表价格约为100元左右。
4、自驾:
(1)火车南站(动车站)—码头:行程约27公里,行车约45分钟
(2)火车北站(动车站)—码头:行程约35公里,行车约1小时
(3)火车西站(动车站)—码头:行程约40公里,行车约1.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