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国内电视机的发展离不开联合抵制“洋品牌”

摘要:提到电视机品牌,想必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叫长虹的品牌,这个品牌在当年几乎走进了各家各户里,这个电视机品牌经历了辉煌,现在可能用长虹的产品已经不多了,但是经历过长虹电视的应该都不会忘。长虹的历史可谓“源远流

提到电视机品牌,想必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叫长虹的品牌,这个品牌在当年几乎走进了各家各户里,这个电视机品牌经历了辉煌,现在可能用长虹的产品已经不多了,但是经历过长虹电视的应该都不会忘。

长虹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前身为“国营四川无线电厂”的它创立于1958年,发展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长虹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电视产品,走上品牌化运作的道路。

1985年,41岁的倪润峰被任命为厂长,但他一上任,工厂就先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简单说:没活干,没钱发,样样停滞......

1986年,倪润峰力排众议,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当时最新一代的彩电生产线,为长虹成就日后的彩电大王奠定了基础。

当时国内引进的都是国外淘汰的生产线,而且多为18寸及以下,已经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但大屏幕彩电技术,一直垄断在日本人手里,中国人要买大屏幕彩电,只能选三洋、松下、日立等等,这种彩电动辄五六千的售价,掏空了无数中国人的钱包。

1996年3月,长虹宣布彩电全面降价,降价幅度是8%-18%,每台彩电降价100元到800元。长虹提出的口号是“团结一致,抵御外敌”,要反击日资品牌在大屏幕彩电上的攻势。

2000年6月9日,以康佳为代表的彩电业九大巨头宣布成立“中国彩电企业峰会”。峰会最后决定,制定彩电最低零售限价,彩电价格联盟形成。

之后,34寸以下的传统彩电市场,除少量存货,所有索尼、松下、飞利浦、三星、LG等进口品牌全不见了踪影或宣布退出。

自此,洋品牌电视都退出中国市场。

589 0 0 0
网站提醒和声明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包括内容、图片及视频)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用户发布,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我们不确定用户是否享有完全著作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item.reply}}
{{item.create_at}} 删除
相关推荐
发布信息
热门
可能感兴趣的人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