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新手鱼友的物理过滤基本不及格,原因很简单,也不用说什么名词干湿分离了,咱就讲一句话。
那就是,想办法架空过滤棉。
打个小比方,滴水穿石的道理
就比如说有一块石头,上方不断有水流滴下,这就是滴水穿石吧。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持续不断地滴水,石头的上方就会出现一个小水洼,只要不穿透,这个水洼就会有部分积水。
假设这个石头的底部和下方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缝隙,即使水滴石穿,这个水洼依然会存在。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下方的水流不畅。
水流自上而下的自动流走,而不是积水溢流
我们说物理过滤上方的水流,一定要自上而下比较顺畅地通过滤棉,并且流到下方,就是这么一点非常浅显的道理,很多鱼友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
甭管它什么过滤形式,甭管它滤棉多少层,水流到底有多大?
反正是什么时候达到了上述的这个效果,什么时候就是最佳的物理过滤形式。
至于如何摆放、怎么安排,全在自己的不断实践和变换中尝试,达到了这个效果就可以,达不到就需要调整。
底滤也好、整理箱、滴流盒也罢,道理都一样,滤棉的底部越是紧贴在过滤盒下方、铺设得越厚、越密、水流越大。
那么,下水的速度可能就会越慢,而积水的速度就会越快。
积水速度过快、杂质就不再经过滤棉了
只要是积水的速度很快,这就不单是溢流的问题了,而是杂质可能就会在滤棉的上方漂浮着、盘旋着,那么,它怎么可能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呢?
因为大部分的杂质都在随着不断上浮的水流,直接流走了,或者流到鱼缸内,或者流到下一级过滤仓。
所以说,甭管什么原因、怎么操作,我们最终需要的,就是一个结果。
只要达不到这个结果,就不算是有效的干湿分离。
因此,架空过滤棉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至于说,如何架空?那就是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了。
尽量不要让物理过滤下方的水流反过来漫过滤棉
底滤鱼缸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鱼友会说,我的底滤缸内有干湿分离盒,下方就是个沉淀仓。
干湿分离的水流也很通畅,但是,下方沉淀仓的水流动不动就上来了,漫过了干湿分离内的过滤棉。
这样子严格来说也不好,只要是漫过滤棉,杂质就会上浮,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
有的可以把干湿分离抬高一些,有的可以把底滤仓内的水位降低一下。
如果没有空间,既不能抬高也不能降低水位,那么,这就要看物理过滤之后其他仓位的情况,以及整体的水体稳定度了。
有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度将就着用。
咱只是说,最好的结果、想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这个样子最好。